Blog
2025-01-08
Nlelsen
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感受到了冬天电池不是那么好用,电动工具的电池寿命会降低。这并不是因为电池坏了,而是电池本身的特性导致的,以目前的技术,没有任何一款电池能够避免这种情况。这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池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冬季低温会使电解液黏度增大,锂离子在锂电池电解液中的迁移速度减慢,离子电导率降低,导致电池在低温下性能下降,如温度降至-20℃,电池容量可能只有室温的31.5%。
低温下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变差,这种阻抗的增大就像在电池内部设置了一道屏障,阻碍了锂离子的顺利转移,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才能实现嵌入和脱嵌,不仅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,还影响了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。
低温下锂离子活性明显降低,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,电化学反应速度减慢,影响电池放电性能。
低温充电时,锂离子易在负极表面析出形成锂枝晶,可能刺穿隔膜造成短路,同时也影响电池效率。
为了保护电池,BMS会限制低温下的最大放电电流,防止过度放电造成电池损坏,降低电池输出功率。
冬季,使用电池的车辆及其他设备经常会开启加热设备,如汽车座椅加热、车内空调加热等,这些设备的耗电量较大。以纯电动汽车的空调加热为例,其加热方式通常为PTC(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)加热,功率较大。本来就受低温影响的电池,在为这些加热设备供电时,其影响就更大,导致续航里程大幅减少。
为保证锂电池正常工作,需要将电池温度维持在最合适的范围内,在低温下,电池会自动升温,保持最佳工作温度。这个升温过程本身也是要消耗能量的,这部分能量的消耗也是导致电池性能下降、续航里程减少的重要因素。
综上所述,冬季雪地环境下动力电池性能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科研人员也在不断探索应对措施,比如研发新型电解液提高其低温性能、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策略、提升电池低温适应性等。相信未来动力电池在寒冷雪地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,为人们的出行和各类应用场景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。